您在这里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集团新闻

南宫28官网

南宫28官网险资对房地产的投资转向和未来趋势

发布时间:2025-01-10 01:56:31

来源:NG南宫官网登录 作者:南宫NG注册平台入口

  根据2010年通过的《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》,险资是指保险集团(控股)公司、保险公司以本外币计价的资本金、公积金、未分配利润、各项准备金及其他资金,而险资投资的不动产,是指土地、建筑物及附着于土地上的定着物,如写字楼、商业、酒店等传统投资性物业类型和物流仓储、产业园、数据中心、租赁住房等新兴投资性物业类型均属于险资不动产投资范围。由于险资可投资的不动产类资产与房地产关系紧密,险资投资房地产市场是险资不动产投资的主要体现形式。

  根据CRIC统计情况显示,从2006年左右开始,资金实力较强的保险机构通过建设、购买自用写字楼内等方式试水房地产至今,险资投资房地产的相关政策大致可分为尝试期、完善期两个阶段。

  在该阶段,险资投资房地产的政策环境逐渐完善,主要在投资方式和投资方向上进行了更加明确的要求。在投资方式上明确表示险资可以以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房地产市场,同时表示险资可以投资PPP项目以及公募REITs;在投资方向上连续强调禁止险资进入地产开发领域,引导险资进入长租公寓市场、棚户区改造、城市基础设施、养老产业等。

  险资进入房地产市场除了政策因素外,两个行业对资金需求的“互利双赢”也是另一大重要因素。具体来看,险资进入房地产市场主要出于保值动机和盈利动机的考量。

  从险资特点来看,险资规模体量大、投资周期长,而优质的商业、办公、产业园等不动产投资不仅能够容纳大体量的资金,其租金也能产生一定的现金流,甚至还会因所在板块的发展而产生一定的溢价,与险资在投资期限、风险偏好上十分契合

  一是,举牌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投资。历来不少房企背后或多或少出现了险资参股的身影,包括保利发展、万科地产、招商蛇口、碧桂园等。例如,2015年4月平安人寿入股碧桂园,成为第二大股东,这也是中国平安首次以寿险资金对大型房企进行股权投资,并开始了与碧桂园长达8年的深度。

  二是,参与投资公募REITs。公募REITs在投资期限、风险收益等与险资有天然的契合,2021年11月政策允许险资参与公募REITs的投资。险资通常通过战略配售、网下配售、二级市场投资公募REITs,更偏爱的底层资产类型为产业园和仓储物流。

  三是,通过公开市场独立或联合拿地,与房企合作开发是险资介入房地产开发最常见的方式。由于监管层规定,险资不得直接从事房地产开发建设,不得投资开发或者销售商业住宅,险资拿地多为医疗卫生、养老服务产业、商业办公运营等建设用地,在项目开发中,险资往往扮演“投资者”角色,合作方或引入房企作为实际操盘方。

  四是,收购持有型不动产项目获取租金回报。不动产符合险资长期投资属性,险资资产配置的重要领域,商办、产业园区、仓储物流等优质物业都是险资偏好的投资标的。

  除了以上四种直接性投资外,也有险资通过投资债权计划、股权计划等金融产品间接性投资房地产,这种方式可以较好地规避政策对于保险资金在项目投资方面的限制。

  当前,险资已经成为房地产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,其一举一动受到行业的关注。伴随房地产市场步入深度调整期,险资如何抉择,以下本文将从险资投资房地产行业动向与趋势作进一步探讨。

  本节围绕当前险资对地产股、公募REITs的配置情况和投资动向,分析房地产低迷行情下险资的持仓逻辑,以及参与公募REITs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。

  2004年监管首次批准险资直接投资股票市场,2013-2015年房地产进入高景气周期,地产股因高股息率、低估值,成为险资配置资产的较佳选择,期间发生过“金地控股权争夺战”、“宝万之争”等多个中小险资轮番举牌充当“野蛮人”的经典案例。而2016年《关于规范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》的出台,监管对万能险的发行和经营管理进行全方位、系统性的严管,险资的“恶意收购”现象才得以制止。

  2021下半年以来民企陆续出险、市场信心不足,房地产基本面有所恶化,险资陆续减持地产股。据媒体的不完全统计,包括泰康系、大家系、君康系、和谐系、华夏系、阳光人寿等都曾抛售地产股,减持对象不乏万科、招商蛇口、华侨城、保利、金地等。

  房企主要因流动性、业绩低迷和盈利承压等因素遭遇减持。企业性质上,减持房企以国企、民营为主,国企、民营、央企和混改数量占比35.7%、28.6%、21.4%和14.3%。流动性表现,民营(4家)全部遇险,而10家其余企业性质的房企尚未爆发。业绩增长表现,除天保基建未披露外,2023年仅中华企业(上海地产)、招商蛇口销售额有所增长,其余11家业绩均下滑,碧桂园、北辰降幅显著。而盈利能力上,最新期报表中9家房企净利润为亏损状态,1家处于1-2%,仅4家净利率超7%。而险资减持保利、万科、招商和中华企业等基本面相对稳健的房企,更多缘于短期的资金回撤。

  整体而言,当前险资对房地产板块的配置热情不高,板块估值长期处于历史地位。基于对整个股票市场和个股的判断,险资调整仓位,清仓了遇险的地产股,减持部分业绩、盈利承压的个股。但2023年末仍有21家地产股前十大股东中险资存在入股现象, 其中13家地产股险资对其持股比例依旧超过5%,而2020年末险资持股比例超5%的个股数量也仅14家,就当前时点而言,险资对地产股的持仓并不低。险资追求的是绝对收益,追求资金的安全性,而地产股高股息、低估值特性与其投资逻辑高度契合,倘若后续政策落地见效、市场回暖,险资对地产股的关注度有望形成新一轮的回流。

  若按险资战略配售的相对占比计(险资战略配售份额占战略配售的比重/战略配售占总发行的比重),国泰君安东久新经济REIT、中金普洛斯仓储物流REIT、建信中关村产业园REIT、嘉实京东仓储基础设施REIT、华夏合肥高新产园REIT等5只以产业园、仓储物流为底层资产的公募REITs险资对其战略配售的相对份额占比处20%以上。

  而19只产权类公募REITs中,险资唯独没战略投资华夏金茂商业REIT,且对同样以消费基础设施为底层资产的嘉实物美消费REIT的战略投资份额也仅占到1%。金茂此次基础设施 REIT 的底层资产为长沙览秀城,2024 年预计的分派率 4.92%,而物美集团的分派率甚至高达6.4%。然而险资依旧不偏爱商业地产,可能缘于商业地产整体回报率低于产业园、仓储物流,商业地产年化回报率2.9%-5.4%之间,叠加国内商业地产发展模式以开发商自投、自建、自管的重资产模式为主流,激进的杠杆比例和昂贵的融资成本不断侵蚀经营收益,对商业地产的可持续经营造成较严重的负面影响。

  若按险资战略配售金额(含扩募)计,中金普洛斯仓储物流REIT战略配售额排名首位,达近14亿。其中,首次战略配售额11.67亿元,由泰康人寿以3.89元/份认购20%的基金份额,扩募战略投资额2.3亿元,由太平资管、长城财富保险资管、太平洋资管以4.228元/份认购分别认购0.24亿份、0.17亿份和0.14亿份的基金份额。此外,建信中关村产业园REIT、华安张江产业园REIT、博时招商蛇口产业园REIT等险资对其战略配售金额超过3亿。

  平安人寿作为险资投资房地产“领头羊”,在大宗不动产交易市场接连发力,持续加码投资。继2021年330亿元收购凯德集团旗下六个来福士资产包的部分股权、2022年耗资50.15亿元接手远洋集团旗下北京市远洋锐中心项目,2023年1月又投资了四个产业园区不动产项目,总投资金额预计不超过73.33亿元,目前这些项目均处于实际出资阶段。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网站披露信息统计,截至目前,平安人寿已对五个大额不动产项目累计出资总额达到549.51亿元。

 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,新华保险发起百亿基金投向不动产,预计后期不动产布局将提速。2024年伊始,新华保险发布公告宣布,与中金资本签署有限合伙协议以共同设立基金。基金的规模为100亿元,新华保险(作为有限合伙人)拟认购99.99亿元,中金资本(作为普通合伙人)拟认购100万元,直接或间接地主要投向持有型不动产项目资产的被投资企业。

  从标的资产属性来看,险资在不动产领域投资主要涉及商业综合体、办公楼、物流仓储、产业园区、养老社区等项目。

  其中,商办资产是投资重头,据统计,2021年以来在股权投资、物权投资方面涉资占比超过8成。一方面,行业下行周期,相比住宅开发项目、地产股这类投资标的,持有型商办资产具备更高的安全边际和长期投资价值。目前来看,险资投资项目主要位于北京、上海等一线城市核心商圈,这主要也是基于资产保值以及长期投资预期回报考量。

  另一方面,房企抛售进一步驱动险资进场“抄底”。商办资产是房企布局最广泛的持有型不动产,此轮周期性调整下,行业加快出清,资产处置增多,一些流动性承压的房企为加快资产变现、回笼资金,优质商办资产频繁被摆上货架,且不少以折价出售,为险资低位抄底带来机遇。

  伴随房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,并从增量时代迈向存量时代,险资的投资偏好也从公司债券、地产股票投资倾向不动产项目的物权投资,平安、国寿、泰康、中邮等多家险资集中入局,加码投资商业综合体、办公楼、物流仓储、产业园区、养老社区等具备长期价值的优质项目。

  安全性、流动性、收益性始终是保险资金投资的三大原则,结合行业发展态势以及自身资产配置需求来看,可以预计,未来险资对房地产的投资仍将集中在不动产领域。

  一方面,不动产投资价值显现,在险资资产配置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。面对房地产市场调整以及二级市场波动,不动产投资可以优化资产配置结。


南宫28官网

返回列表

下一篇:格力地产助力三亚经济发展 大消费产业赋能旅游消费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