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在这里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集团新闻

南宫28官网

南宫28官网化解市场风险点找准政策发力点丨智库

发布时间:2025-01-10 01:41:21

来源:NG南宫官网登录 作者:南宫NG注册平台入口

  2023年,房地产行业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期。一方面,宏观经济面临三年疫情后的恢复期,经济增长乏力;另一方面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,预期下降,需求回落。在诸多不利因素作用下,2023年房地产市场延续了低位调整格局。政策层面,“因城施策”调控措施持续发力,以“三大工程”为重要抓手的新发展模式加速建立。时至岁末,我们将围绕房地产市场走势、政策趋势、行业态势,对房地产市场做一个简单回顾与展望。

  2023年,房地产政策优化调整节奏之密集、力度之大,超过历史任何一个时期。从需求端的降首付、降利率、降税费、公积金政策、放松限购,到供给端的保交楼、保市场主体,一视同仁支持不同所有制企业融资,房地产市场松绑政策可谓“应出尽出”。

  2023年,房地产市场呈现先扬后抑走势。尽管政策在供需两端持续发力,但由于房企债务违约风险尚未出清,加之居民收入预期偏弱、市场预期转差,楼市持续在低谷徘徊。

  房地产市场持续不振,导致商品房销售受阻,房企回笼资金愈发困难,伴随着债务密集到期,民营房企融资未能出现实质性改善,房企资金链持续承压。

  2023年房地产政策层面以宽松政策为主基调,限购、限贷、限售等限制性措施从低能级城市到高能级城市渐次退出,“因城施策”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。特别是7月24日中央局会议重新定调房地产,提出“要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,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,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,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”。随着经济整体恢复,以及一系列房地产优化调整政策落地,房地产市场一些指标呈现边际改善迹象。同时,以“三大工程”为抓手的房地产新模式成为驱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。

  2023年房地产市场呈现冲高回落行情。年初在较为宽松的房地产政策推动下,房地产市场出现了阶段性回暖。从二季度中期开始,国内住房销售市场迅速转冷。下半年随着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调控政策进一步松绑,楼市出现局部、脉冲式回暖迹象,但市场总体表现仍然较弱。

 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今年1~11月份,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.4%,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8%,商品房销售额下降5.2%,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21.2%。从这些数据来看,房地产市场仍然处于调整之中。

  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,源于多重因素叠加。一是受宏观经济影响,就业形势不乐观,居民收入预期下降,购买力减弱,加杠杆意愿不强;二是市场供需关系发生重大改变,适龄购房群体规模下降,多数三四线城市供大于求;三是房价持续上涨预期不再,买涨不买跌心理造成市场观望情绪浓厚;四是开发商债务违约风险未出清,购房者对期房能否如期交付心存疑虑。总体来看,对市场缺乏信心是导致市场弱势整理的重要原因。

  对房地产市场信心的缺乏,也体现在土地市场。2023年土地拍卖成交规模出现大幅回落。中指院数据显示,2023年1~11月全国300城住宅用地推出、成交面积分别同比下降21.5%、28.0%,绝对规模均为近十年同期以来最低位水平。

  尽管商品房市场和土地市场整体表现疲弱,但市场在城市和区域间存在较大分化。从销售端来看,低能级城市持续承受较大压力,政策刺激效果并不明显。而高能级城市在政策优化之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回暖,反映出市场具有较强的韧性。土地市场亦如此,在土地成交总量下滑背景下,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热点板块土地市场争夺依然激烈,土地成交向核心城市集中的趋势愈发明显。

  市场的分化还反映在房企之间。由于绝大部分债务违约事件集中在民营房企,并由此导致旗下项目延期交付甚至烂尾,购房者对此类民营房企项目能否如期交付产生担忧,商品房销售受到严重影响。根据中指院数据,今年1~11月,百强房企销售总额为5.74万亿元,同比下降14.7%。已发布业绩的房企中,销售规模同比保持上涨的多为头部国资房企。其中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10%的房企包括中海、华润、建发、越秀、华发、联发、国贸地产等。相比之下,绝大多数民营房企销售规模同比下降,其中出险房企降幅尤为明显。

  土地市场与商品房市场相似,前11月百强房企拿地金额超过100亿元的有21家,其中14家为央企国企,5家民企,2家混合所有制房企。对未来市场信心不足以及融资能力下降,让民营房企在土地市场表现异常谨慎。

  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,连接着消费和投资两大需求,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。据统计,房地产经济活动占GDP的比重接近三成,与房地产相关的占银行信贷的比重接近40%,房地产业相关收入占地方综合财力的50%,房地产占城镇居民资产的60%。房企风险蔓延对上下游产业链、保交楼、地方财政,乃至金融系统安全产生重要影响。稳定房地产市场、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,对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。

  2023年,房地产市场面临严重困难,商品房销售持续下滑,房企债务集中到期,民营房企特别是出险房企融资不畅,多重因素加剧房企资金链紧张局面。2023年年初至今,以国内房企债券违约、展期等项目作统计,已有超过180只人民币企业债和中资美元债出险违约,涉及发行人超过40家。

  房企债务违约频发主要源自以下原因:一是商品房销售下滑导致房企流动性减弱。二是房企前期融资成本偏高,且债务集中到期,还本付息压力加大。三是民营房企融资环境未得到根本改善。虽然2022年中央层面出台房企融资端“三支箭”政策,但金融机构出于自身风险考量,惜贷现象严重,“锦上添花”多于“雪中送炭”。

 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房企资金情况看,1~11月,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17044亿元,同比下降13.4%。各分项指标同比数据全面下滑,其中国内下降9.8%,利用外资下降35%,自筹资金下降20.3%,定金及预收款下降10.9%,个人按揭下降8.1%。

  在房地产市场疲软和持续的经营压力之下,房企退市和倒闭现象有所加剧。截至目前,年内已经有包括泰禾集团、蓝光地产、新力控股、嘉凯城、粤泰股份、嘉年华国际、阳光城、三盛等10余家上市房企在A股或H股摘牌退市。另有多家房企处于长期停牌或股价长期低于1元,面临触发退市条款风险。

  房企债务违约还进一步影响到产业链上下游。一方面房地产市场需求减弱,导致产业链需求萎缩,营收和利润下滑;另一方面,资金压力之下,房企大量应付账款和商票无法按期结算兑付,对上下游企业带来较大的经营压力。以建筑装饰龙头广田集团为例,作为恒大的供应商,受恒大债务违约事件影响,大量应收账款难以兑付,营收出现断崖式下滑,出现资不抵债,走向破产重组。

  房企债务违约风险也加重保交楼难度。目前百强房企近半数已经出现债务违约,这些房企在建项目和覆盖城市量多面广,其中大部分房企已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项目停工、销售显著下滑、现金流紧张等问题。在资金链持续紧张的环境下,其“保交楼”任务面临严峻考验。

  房企债务违约风险加剧,还将对金融系统和地方财政带来较大风险。受房地产市场下滑和部分房企债务违约事件影响,部分国有商业银行和大中型股份制商业银地产业余额和不良率“双升”。地方财政方面,房企土地购置减少,导致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步下降,地方债偿债能力下降。据财政部数据,1~11月份,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51884亿元,同比下降13.8%。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42031亿元,同比下降17.9%。

  针对房地产风险,各级政府从供给端和需求端采取一系列措施,积极化解房地产风险。特别是下半年以来,落实房企融资“三支箭”、优化房地产调控政策密集出台。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,明年要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,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,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。

  2023年,房地产政策优化调整节奏之密集、力度之大,超过历史任何一个时期。上半年以二三四线城市松绑政策为主;下半年随着7月24日中央局会议对房地产市场重新定调,中央和相关部委政策开始加码,并带动一线城市对房地产政策做出优化调整。从需求端的降首付、降利率、降税费、公积金政策、放松限购,到供给端的保交楼、保市场主体,一视同仁支持不同所有制企业融资,房地产市场松绑政策可谓“应出尽出”。据不完全统计,全年各地方政府“因城施策”的楼市调控政策超过600次。截至目前,除一线城市和部分热点二线城市核心区域外,限购政策基本退出市场。

  需求端,政策以降低购房成本和降低购房门槛为核心。据克而瑞统计,年初以来有29个城市取消限购或放松限购政策,102个城市调整限贷政策,23个城市调整限售政策,221个城市调整了公积金政策,145个城市实施了购房补贴,29座城市实施了税费减免。

  在降低购房成本方面,央行不仅下调了首套、二套房贷利率,而且对存量房贷利率也做了集中下调。数据显示,12月百城首套、二套平均房贷利率已经分别降至3.86%、4.41%。一线城市首套、二套房贷利率也降至4.13%、4.54%,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48BP、59BP。

  需求端的松绑政策一定程度上对促进住房消费起到了积极作用,实实在在地为购房者带来了实惠,特别是下半年以来一线城市的政策调整效果明显。对稳定房地产市场、恢复房地产市场信心起到了积极作用。

  在供给端,针对房企融资问题,监管部门多次强调,要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,对正常经营的房地产企业不惜贷、抽贷、断贷。今年7月,央行、金管局等部门针对去年出台的“金融十六条”,延长了相关条款的适用期限,并督促各金融机构积极落实。11月,央行针对房企融资提出3个“不低于”:各家银地产增速不低于行业平均房地产增速;非国有房企对公增速不低于本地产增速;非国有房企个人按揭增速不低于本行按揭增速。

  12月13日,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行的2023~2024中国经济年会上,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董建国表示,针对部分房企出现的债务违约风险,金融管理部门已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。风险出清还需要一个过程,将继续配合金融管理部门,抓好各项政策的落实,一视同仁,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,支持暂时资金链紧张的房企解决短期现金流紧张问题,促进其恢复正常经营。

  在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、恢复市场信心的同时,中央层面着力以“三大工程”为重点,推动房地产模式转型。

  今年以来,有关“三大工程”部署在高层会议上屡被提及。4月28日,中央局会议指出,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,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及“平急两用”公共基础设施建设;7月24日中央局会议再次提出,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,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和“平急两用”公共基础设施建设,盘活改造各类闲置房产。

  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:8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《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指导意见》(简称《指导意见》);9月4日国务院召开了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,强调保障性住房要实施严格封闭管理不得上市交易。

  城中村改造方面:7月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》。10月12日,住建部发布消息称,超大特大城市正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,分三类推进实施:一类是符合条件的实施拆除新建,另一类是开展经常性整治提升,第三类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实施拆整结合。

  “平急两用”基础设施建设方面:7月14日,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《关于积极稳步推进超大特大城市“平急两用”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》;7月20日,国务院召开积极稳步推进超大特大城市“平急两用”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,要求完善政策体系,健全工作机制,推动“平急两用”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尽快落地见效。

  “三大工程”的布局和推进,不仅为拉动投资和消。


南宫28官网

返回列表

上一篇:2023年商铺地产发展趋势预测分析
下一篇:银地产风险解析:如何稳健应对市场波动